濮阳网讯(日报记者 王振巍 见习记者 张同乐)7月13日,全市服务业发展大会召开。会议要求,要统一思想,提高全市上下对服务业发展重大意义的认识,明确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和主攻方向,加大对服务业研究、谋划、推进的力度,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,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工作机制、考核机制,通过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,更加有力地促进转型升级、助推赶超发展。市委书记何雄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。市长赵瑞东主持会议。 市领导申延平、徐兰峰、郑实军、阮金泉、李刚、邵景良、王载文、王保华、郭岩松、贾祖贫、成定伟、张礼杰、沈运田、吴新普、徐慧前、郭奎立、王天阳、赵洪勋、刘国相、何建中、施留峰、黄守玺、李莉荣,市委组织部部长刘汉征出席会议。 何雄指出,新常态下推动新一轮赶超发展,省委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长短结合,“急抓投资、缓则转调、长要创优、远则谋势”。加快服务业发展是事关濮阳发展全局的大事,是对全市发展布局、发展战略的丰富完善,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、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的重大战略举措。推动服务业大发展,是促进转型升级、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,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迫切需要,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、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有效手段,是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、加快增长动力转换的现实选择。他强调,当前,我市正处于“保持态势、创新优势、转型升级、赶超发展”的关键时期,面临实现经济总量、发展质量、人均数量“三量齐升”的艰巨任务,加快服务业发展,对于我市决战“十三五”、进入全省第一梯队、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。 就如何进一步明确我市服务业发展的目标任务,努力开创我市服务业发展新局面,何雄提出五点要求。 第一,要明确发展目标。通过三年行动方案的实施,到2017年,在总量上,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95.5亿元,年均增长10%;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20亿元,年均增长22%;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.5%,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。在结构上,物流、金融、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16亿元、30.4亿元、60亿元,分别增长12%、16%、18%;网络零售额突破50亿元;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60亿元,年均增长超过100%,互联网用户达到280万户;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到600万人次,年旅游总收入超过10亿元,年均增长分别超过10%、14%;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,居家养老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50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27亿元,年均增长15%,实现服务业重点领域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。在载体上,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,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,开工建设一批电子商务、服务外包、文化创意等服务业特色园区,争取成为省级、国家级园区。 第二,要明确发展定位。市委、市政府经过深入调研论证,认为必须围绕城市战略定位来确定服务业发展定位,着力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中心、金融服务中心、信息服务中心、健康养老中心、商贸服务中心、文化旅游胜地,为新一轮赶超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要紧紧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重要出海通道,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,加强与沿线各城市的交流合作,大力发展物流、信息、旅游、金融等产业。要紧紧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衔接融合的前沿,全面推进与京津冀和山东半岛的对接融合。要紧紧围绕建设省际交会区域性中心城市,切实增强承载功能、产业功能、辐射功能、服务功能,不断提升中心城市的竞争力。要紧紧围绕建设石油化工、煤化工、盐化工“三化”融合链接示范区,牢固树立“别人发展得好、自己才能发展得好”的意识,顺应我国化工产业发展趋势,注重提升技术研发水平,大力培育龙头企业、加快建设特色园区,拉长产业链条、提高产业附加值,全面提升与“三化”融合链接密切相关的服务业发展水平。 第三,要明确发展原则。主要是坚持三个并举。一是坚持加快工业化进程与发展现代服务业并举。二是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举。三是坚持提升传统服务业与培育新兴服务业并举。 第四,要明确主攻方向。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。我们要认真研究,细致规划,加快形成重点突出、各专业物流协调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,依托油、气资源打造大型能源石化现代物流园区,做大做强一批食品加工冷链物流项目,形成家具、羽绒出口、加工集散中心,加快建设出入境检验检疫及保税物流中心,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。二是大力发展金融业。要把金融业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,牢固树立金融产业的理念,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,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,完善各类金融组织体系,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,加快农村产权改革和金融创新步伐,把金融产业做大做强。三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。我们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经验,在抓规划、抓特色、抓项目、抓环境、抓品牌、抓营销上持续用力,不断提升濮阳文化旅游业知名度、美誉度和影响力,着力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。四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。我们要抢抓机遇,乘势而上,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,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,鼓励企业拓展电子商务应用,创新经营模式,加速信息技术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。要争取引进一批知名互联网、物联网、云计算企业在我市设立总部或区域基地,积极培育和扶持一批本地优秀信息服务企业做大做强。同时,要尽快建设我市统一的信息数据中心。五是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。要大力发展医养结合模式,培育一批专业体检中心、健康咨询服务中心、远程医疗中心,建设一批健康产业园区,全面开展健康养老服务。六要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。要努力转变商贸发展方式,大力推动转型升级,大力促进重大商贸项目谋划建设,建立完善城乡统筹的商贸网络体系,促进全市商贸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。 第五,要明确重点工作。一要抓好项目建设。要在深入研究、深刻理解服务业各产业发展趋势、规律、政策的基础上,紧密结合我市实际,加强规划引导,精心谋划项目,切实抓好协调服务工作,全力推动项目落地、建设进度。二要加强平台建设。一方面要抓好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“两区”建设;另一方面,要加快产业集聚区配套服务区和服务业特色园区建设,努力打造园区品牌。同时,要争取海关机构尽快在我市设立,谋划推进无水港和综合保税区建设。三要培育市场主体。企业是服务业发展的主力军,服务业发展必须靠龙头企业带动。要坚持“两手抓”,一方面努力引进各行业龙头企业,带动濮阳产业发展;另一方面大力支持现有领军企业做大做强。同时,要建立服务业名牌企业评选机制,鼓励企业发展。四要激发服务业动力活力。要深化以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代表的一系列改革,加快启动“三证合一”,放宽市场准入,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服务业领域。 何雄强调,要建立健全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。加快服务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,涉及多领域、多部门,任务艰巨而繁重。各地各部门要密切配合,合力攻坚。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加强组织领导,通力协作,落实责任,严格督导,营造氛围,进一步增强全市服务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。 何雄号召,让我们积极践行“马上就办、真抓实干、办就办成、滴水穿石”的工作作风,迅速行动起来,努力推动服务业发展开创新局面、再上新台阶,为推动新一轮赶超发展、加快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。 赵瑞东就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了6点要求。一要聚焦目标精准发力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统一思想、提高认识,紧紧盯住现代物流、金融、文化旅游、信息服务、健康养老、商贸服务这六大重点领域,强化措施,分类推进,培育形成我市服务业的比较优势,以重点领域的突破带动服务业全局发展。二要顶层设计规划引领。各县区、市直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,尽早着手编制“十三五”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和电子商务、健康服务业等专项产业发展规划,紧密结合实际,选准方向,明确目标,突出六大重点领域,突出服务业与工业化、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化的有机融合,以高水平的规划引领我市服务业赶超发展。三要完善载体强化支撑。要切实加快科学发展载体建设,发挥其促进服务业集群集聚发展、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作用。当前的工作重点还是要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、健全基础设施、理顺管理体制,形成推动服务业发展的有力支撑。四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。要坚持以项目为抓手,以企业为主体,围绕服务业六大重点领域,扩大开放招商,强化主体培育,加快项目建设,提升综合实力,着力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、市场竞争力强的服务业领军企业,进一步增强全市服务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。当前,要结合项目集中谋划活动,围绕服务业发展的六大重点领域,再科学、精准、高效的谋划一批重大项目,纳入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库,切实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。五要营造环境服务发展。各级各部门必须将服务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,做到谋划工作上优先考虑、制定政策上优先倾斜、扶持资金上优先安排。要加强对国家、省、市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的研究,切实用好用足各类支持政策,在市场准入、税收、土地、规划、金融支持等各个方面细化措施,确保上级政策能够落实到位,为服务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。六要加强领导确保落实。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市委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,各司其职,各负其责,强力推进。要加强协调配合。市发改委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,做好服务业发展指导工作,帮助县区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。市国土、交通、金融、工商、税务等相关部门要勇于担当、优化服务、落实政策,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。各县区要积极主动,加强与市直部门的沟通协调,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,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。
责任编辑:李俊